面对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教育产品,许多家长不知道如何甄别和选择。
图/视觉中国作业APP、阅读APP、钢琴在线陪练APP、在线英语学习AP
P……在一个小学生家长的手机里,可能安装了十几种与孩子教育相
关的软件。面对市场上越多越多的产品和庞杂的选择,家长们处于怎
样的状态?他们有哪些困扰?对于未来教育可能发生的变化,家长们
应如何接招?超7成家长对互联网教育产品抱有困惑“我家孩子的学
习已经和我们小时候完全不同,她用学而思网校这样的产品接受学科
辅导,用类似‘少儿版keep’的软件去锻炼身体,用爱作业之类的软
件去批改作业,用VIPKID这样的平台去学口语……”东城区一位小学
二年级学生家长这样告诉记者。而她所描述的情景已经成为不少孩子
的常态。从在线教育的兴起,到AI+教育的火热,技术对教育的渗透
越来越深,大量的互联网教育产品走进孩子的生活,也因时空上的便
捷性、性价比高等优势,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青睐。然而,在为孩子
选择互联网教育产品的过程中,并非所有家长都能够理性地在庞杂的
产品中做好选择和甄别。新京报教育周刊微信公众号学习公社(xjbx
uejie)发起了对待互联网教育产品的态度调查,根据投票结果,28%
的家长对待互联网教育产品持“积极接纳”的态度,而66%的家长认
为互联网教育产品“有利有弊,需加以甄别”;关于购买此类产品的
原因,45%的家长认为“产品确实能辅助孩子学习”,28%的家长是因
为“能够节省家长自身的时间和精力”。而70%以上的家长都对选择
此类产品抱有困惑,遇到“产品太多不知如何甄别和选择”、“电子
设备伤害视力,不想把孩子绑在手机电脑上”、“不确定是否真有帮
助、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”等问题的家长均在20%以上。线上产品目
前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教育“最开始的选择是比较盲目的,更多是随大
溜,大家说什么好就选什么。”北京市朝阳区家长乐乐妈妈告诉记者
,经过不断的试错,目前她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了VIPKID、久趣和学而
思网校数学等在线教育产品。她总结道:“现在大部分产品都有免费
的体验和试听,可以体验后再做决定,是否购买或使用主要取决于孩
子是否喜欢。”对此,翊翎资本董事长王斌表示,家长一般是通过广
告和渠道办法获得前期资讯,试用之后才会产生口碑传播。但市场上
互联网教育产品越来越多,质量参差不齐,家长不是专业的教育者,
确实很难甄别。王斌还表示:“面对当前的教育环境,家长有时候对
于孩子的培养方向感到迷茫,一方面认为素质教育确实重要,另一方
面又要应对来自升学和未来出路的压力。在选择教育产品时,就会摇
摆不定。”除了难以选择之外,乐乐妈妈还讲述了另一个担忧:“现
在小孩子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过长,对视力会造成伤害,所以如果不
受到时间等条件的限制,我还是倾向于选择线下课程。”乐乐妈妈告
诉记者,现在她会有意识地控制孩子对电子设备的时间,除了每周三
小时的在线课程之外,每天看屏幕的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。调查结果
也显示,大部分家长会将孩子用于电子产品上的时间控制在每天1小
时以内。此外,王斌还提供了线上教育无法完全替代学校教育、线下
教育的另外一个视角:“互联网教育提高了知识获取效率,但也减少
了人之间的交互,实际上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群体氛围中浸润和
感受、在集体里获得持续学习能力。”拥抱未来的变化从提升认知开
始尽管如此,在业内人士看来,技术一定会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变革。
通过AI去纠正孩子的偏科、AI提示孩子放下游戏去运动……新东方教
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演讲中提到了这些场景,他表示:“AI+
教育会建立孩子更加健康的全面成长的体系,使孩子的学习效率迅速
提高,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人生的快乐的活动,能够在自己所擅
长的领域中间有更好的发展。同时培养孩子的创造力、创新能力,把
中国的教育真正引到我们所希望的促进孩子全面成长的教育体系中。
”针对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,王斌认为,我们不应排斥或恐惧,而
应拥抱即将到来的变化。他说:“未来会有更多技术手段去辅助学生
、辅助学校、辅助家长,让孩子在不同维度找到内心建立安全感支点
的方向和路径,一旦安全感建立,孩子内心是充盈的状态,进而帮助
这个孩子形成完善的品格和人格。”面对未来的变化,王斌表示,作
为家长很重要的一点是认知提升。“事实上,家长如何看待未来世界
、未来社会、未来技术的演变决定了孩子成长的方向。”在教辅产品
的选择上,他举例道:“孩子学习编程并不等于未来要做程序员,但
他可以知道由程序所构建的未来社会是如何运转的。有些家长未必懂
,但对孩子应该有陪伴和鼓励。”此外,王斌还提到,家长对于未来
孩子内心丰盈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,应该和孩子有更多沟通交流,
而非将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和取舍逻辑强行灌输给孩子。选择教育产品
师资仍是关键“今天是萱萱参加iEng365天英语阅读高级营挑战第174
天,基础数据52.3万,目标100万阅读量。一年很长,我也不知道能
不能坚持下来,妈妈和你一起加油……”每天晚上,萱萱妈妈都会在
朋友圈中“打卡”,萱萱每天听读半小时,从“基础营”到“高级营
”,母女已经坚持了两年多。“这是一个阅读小板,主要是读原版绘
本。系统可以自动测评,读对了就可以通过。开始时参加阅读营为了
赢得奖品,后来就成为一种习惯了。”萱萱妈妈回忆道,两年听读下
来,萱萱的口语有了提高,开口时没有恐惧感。“去天安门当志愿者
,给外国人指路很轻松。”此外,萱萱妈妈还为萱萱报名了语文和数
学学科的在线课,和上百名学生同时在线听课,课后通过app交作业
,并有助教进行日常辅导、作业批改。在互联网教育产品的选择上,
萱萱妈妈有明确的判断标准。她告诉记者,之前给萱萱报名了某网校
的课程,结果发现班上孩子学习水平参差不齐,不适合萱萱的学习进
度,于是果断放弃。她认为:“主要看孩子能不能接受老师的风格和
节奏,如果合拍,就可以选择,同时还需要与其他课程统筹考虑。”
“钱不是重点”,萱萱妈妈强调,相比价格,她更注重师资、课程品
质和学习效果。“为孩子选择语文学科在线课是由于信任授课老师,
孩子以前跟他学习名著阅读课程时就很有收获。”萱萱妈妈表示,对
于此类课程,她还会再续报。实习编辑:郝颖利责任编辑:潘程
|